2013年9月15日星期日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东京专栏: 为什么港台会成为日本旅游消费的生力军?

中国
 
Manage your social media

Best social media tool for image publishing to Facebook and Twitter. Look amazing and delight your followers. Get 40% off when you sign up today.
From our sponsors
东京专栏: 为什么港台会成为日本旅游消费的生力军?
Sep 15th 2013, 02:00, by 东京特约记者 楚良一

据日本政府观光局发布消息称,2013年上半年访日外国人约为495万4600人,比去年同期增长22.8%,刷新上半年最高记录。其中,受到中日关系冷却的影响,中国大陆游客减少近三成,是所有被统计的国家和地区中唯一出现减少的国家,但其他亚洲国家及台湾、香港等地区访日人员都出现大幅增长。同时据中国方面统计,今年上半年中国周边主要客源市场日本入境中国旅游的人数出现明显下降,同比下降55%。

而台湾和香港的访日游客增长率惊人,台湾为102万9700人,增值达49.4%;香港为36万6100人,增值达43.1%;在台湾全体外游旅客中,每5个人中就有一个来日本旅游。台湾交通部观光局指出,今年下半年日本旅游风潮将持续延烧,预估达到200万人次,刷新历年来的纪录。

从访日人数来看,韩国最多,为132万200人;台湾为102万9700人,居次;香港为36万6100人;中国大陆为53万6200人,同比减少27%,

日本温和的气候、古老的文化、风光秀丽的自然、新鲜淡雅的美食和席卷东亚的大众文化对两岸三地的旅客具有同样的魅力,中国游客在钓鱼岛事件以前直线上升,在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初的1972年,日本人每年访问中国的总人数仅为1万人;40年后,日均访中人数已超过1万人。日本人每年访中人数,从2003年的225.1万人次增长到2010年的373.1万人次,最高的2007年达到397.7万人次,将近400万大台。中国人访日总数,则从2003年的44.9万人次上升到2010年的141.3万人次,增长了2倍。由此,中日双向人员往来合计从2003年的270万人次上升到2010年的514.4万人次,创出历史新高。但是在钓鱼岛事件以后,双方都出现了续下降的趋势,但是同样存在钓鱼岛问题的香港和台湾,来日观光的人数不降反升呢?是什么原因呢?这里的原因可能主要有以下几点:

1、成熟的经贸关系是不受政治因素影响的,以台湾为例,日本购岛之后,台湾也出现了激烈的抗议活动,甚至出现了台湾海巡署舰船与日本海上保安厅舰船水枪对射的局面,但是在经济与贸易的领域一切都照常进行,2012年日本购岛后,台湾也照样参加了日本举办的"JATA世界旅游博览会",一时的政治因素,并没有影响源远流长的经济合作与人员往来。

2、成熟的法制观念会带来在安全上的互信,虽然在日本购岛之后台湾和香港也发生游行和抗议活动,但是由于深入人心的法制观念,没有发生任何打砸抢事件,日本也没有发生任何袭击华人和打砸华人店铺的事件,这种"安全的互信",是相辅相成的,只要一方失去这种信任,对方也会同时失去这种信任。

3、健全的多元性信息管道不会酿成极端民族主义情绪。对于中日之间的民间感情,从媒体看来是坏得不得了,没有机会与对方国家及民众多接触的人,也只能通过媒体认识对方。但是媒体的规律和认识的规律有时是乖离的,媒体报道的是"特殊",而真正认识一个"完整尺寸",用日语来说就是"等身大"的对方,则需要在一个较长的时间里通过"一般"来认识。教媒体的老师常告诉学生:"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但是在任何国家,"人咬狗"都是偶发的,个别的,看到了"人咬狗"的新闻,就认为对方的国家都是"人咬狗",那就会发生很大的认识偏离。因此,媒体是认识对方不可缺少的媒介,但有时也会形成误区,如果媒体只有一种声音,就会使受众接受在特写镜头下的对方的印象,善则全善,恶则全恶,而使人们忘记一般的、普遍的真实。

因此我们说:旅游作为一种消遣与享乐,对人们来说是重要的,同时,对于认识一个完整而真实的对方的国家和人民,也是十分重要的,因为真实的接触有利于消除特写性的误区(以上东京专栏由法广特约记者楚良一撰播)。

Media files:
20091223101130466.jpg (image/jpeg)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